梧桐细雨文学网-中国纯文学经典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散文频道 > 随笔小记 > 学道

学道

 

作者:霁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24-03-27 阅读:
摘要:最近读老子的道,兴致很高,也许是到了读《道德经》的年龄,也许是傅佩荣老师讲得太好了。 道是万物的起源和归宿。挫其锐,解

最近读老子的“道”,兴致很高,也许是到了读《道德经》的年龄,也许是傅佩荣老师讲得太好了。

道是万物的起源和归宿。“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它收敛锐气,排除纷杂,调和光芒,混同尘垢,道是那么沉静啊!好像若有若无地存在着。道,你看得见吗?说得清吗?是老子给它取的字,给它命名叫“大”!它比天地还大,还早;它是循环发展,周流不息的。它超越万物独立不改,又内存于万物,一切从道而来,又回归于道。

天地人三才,天大、地大,人也大(精神层面)。庄子受老子影响,思维空间无限大,于是他的脑海里有了“鲲”“鹏”“河伯”,那个空间应该是无极的。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就是万物自然存在的状态。老子把天体的运行归于道,而道又回归到自然万物的状态中,所以,这是一个循环。我突然想到牛顿的万有引力的存在,它很像老子所说的道的存在。牛顿因无法解释谁创造了万有引力,最终也信奉神学了。原来,上帝和道是一个概念。

还说“人定胜天”吗?这是人类过分夸大自己的能力。天按道运行,你可以探索它,但想改变它,就违背了道,注定会改变人类自己的命运。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万物是平等的,各自生长,天地没有偏爱,不会干预。“道法自然”说达道就是保持万物本来的状态。人与万物平等,但却一定要与“道”抗衡,说自己是万物的灵长,然后不顾一切地改变环境。可是人类会消亡,道还是会存在,它才是老大。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事物都是辩证存在的,相辅相成的,也是相互转化的,“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所以圣人就不必努力去改变什么东西,任由事物成长而不加干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化育万物而不仗恃己力,成就万物而不自居有功。正是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离开他。

大自然按照某种规律运行,如木、火、土、金、水相生相克。五行顺接相生,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间隔相克,即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金克木。我对“火生土”很好奇,有人说是火烧木成灰便成了土,有人说,生土不能长庄稼,挖土翻出来,太阳晒过之后变成熟土,就可以长庄稼了,这就是“火生土”。“金生水”说金属锻炼之后会化作水,这说明古人已经做过这样的实验。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天地像风箱,一拉看似虚空,实则不匮乏(充满空气);一推反而空气全出去了。所以人要虚静守中,话说太多,内心反穷。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最接近于“道”。“浊以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既能静如止水,又能在安静中动起来显示出生机,静动之道给我以纯净与活力的感觉。“虚怀若谷”,谷是幽深且宁静的。

庄子的《逍遥游》中大量譬喻和想象,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庖丁解牛、鲲化为鹏、庄周梦蝶,这些故事寓意深刻且高雅美好。庄子追求一种自由逍遥,“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我喜欢这种超凡脱俗,魅力无穷的状态,感觉当今无人能超越老子和庄子。

庄子之后,我不知道还有谁。金庸小说里有道人,毕竟不是真人。到后来,道家似乎与阴阳家融合,迷信成分更多,隐居山林,炼丹求仙,修身养性,太极八卦。

都说道家思想是消极的,比如清心寡欲、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之类的思想。道家反对一切文化和制度,然而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反对也没有用。因此退而求其次,以此来修炼自己,修道之人,清心寡欲。      

儒家也讲“道”。

孔子在鲁君射杀麒麟时感叹“道不行”,此处的道是指什么?对“天地”的敬?《大道之行》中的道也是孔子的道,指“天下为公,讲信修睦”的良好社会制度,这是为社会管理者设计的。子思的中庸之道是君子的修身之道。孟子说的“得道多助”中的道,指君主之道,即施行仁政。

道究竟是什么?

【责任编辑:梧桐细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