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细雨文学网-中国纯文学经典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散文频道 > 悠悠我思 >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作者:褦襶子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21-08-05 阅读:
摘要:近些年频频从媒体上听到这样的观点——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每次听到这种观念,心情都格外复杂。今天再次听到后,我再也压抑不

近些年频频从媒体上听到这样的观点——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每次听到这种观念,心情都格外复杂。今天再次听到后,我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愤怒,一个粗俗的观念在脑海里出现: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放屁。

作为一个长期从事基础教育具有二十余年教龄的教育工作者,我不否认夸奖对于教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可是媒体反复单独强调“好学生是夸出来的”极大地误导了世人的教育观念。这些年学生接受不了批评,家长拒绝批评,不能不说与这种舆论误导有着难以推脱的关系。

十五六岁的孩子,在法律上都成为半行为能力人了,已经须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了。可近年来经常出现,这个年龄的中学生因为老师几句批评,同学的几句嘲讽就自杀的现象。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社会关注孩子这个弱势群体,也无可厚非,出现孩子自杀的悲剧,追究导致孩子自杀悲剧的原因也是名正言顺的。问题是家长们与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真正找到了导致孩子草率抛弃生命的原因了吗?可能家长们与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都认为已经很清楚了,导致孩子自杀的原因,是学校管理上的失误与教师素质的低下。不错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可是如果我们的社会只把目光盯在这个原因上,只关注学校对自杀孩子父母的赔偿是不是体现了公正。就还会有更多的孩子继续送命。为此笔者曾经写过《还得死多少孩子才能明白?》的杂文。从学校内与学校外较详细地阐述了产生这类悲剧的原因。今天再着重从社会舆论对整个社会教育观念的影响上再述蕴酿悲剧的原因。

那么好孩子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呢!好孩子是在成绩被肯定与正视失败的批评中成长起来的。没有批评与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观念,体现出当今社会关于“好孩子”的概念分歧。不错经常夸奖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可是一个孩子的成长仅有自信心还是不够的。在毫无节制,忽略孩子不足的夸奖中,的确也有一些孩子被夸出些“成绩”来。清华、北大这些名校中的许多孩子都曾经是中小学时的佼佼者。从小长到大学生,爹妈、爷爷、奶奶、姥爷、姥姥都舍不得责备一句,是在周围的夸奖声中成长起来的。这也就是导致一些非教育工作者与没有独立思想的教育工作者滋生“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的极端观念的重要原因。我们的媒体工作者自然多关注这样“优秀”的孩子,在介绍这类“优秀”的孩子时,就鹦鹉学舌般地重复那些所谓教育专家的观念“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盛赞夸功。极少或者从不关注绝大多数不“优秀”的孩子们。这种误导,就使家长与孩子们本能地排斥批评,更不用说惩罚了。当孩子受到正常的批评时,许多家长们都会考虑孩子的“面子”,回避或者淡化老师的批评,而绝少考虑孩子的“里子”——精神健康。至于惩罚就更被大多数家长排斥。因为我们这个社会的教育观念就倡导无惩罚教育。

人类社会是一个充满坎坷与挑战的社会。其中有许多难以预料的曲折无法回避,一个从小在夸奖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是根本无法面对这些挫折的。所以清华、北大等名校时有发生大学生自杀事件。最近科技大学有一个曾经优秀的学生,在五年学业的最后一年中,手持尖刀抢劫校内银行后,接着还连续抢劫过往的校友。这就是典型的“精神自杀”。以能够考上科技大的智商,不会不明白持刀抢银行的后果。一个曾经在公共汽车上抢座失败后都被吓得惶恐多日的农村孩子(事后从其日记中发现的),抢完银行后,不但不逃跑还继续抢劫本校校友,这就是主观上的失控后的发泄。事后调查表明,这个孩子曾经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科技大前四年的学业中,所有科目都是一次性通过,没有补过考。可是因为这个孩子的农村家庭生活水平根本无法与名牌大学里的那些同学相批。他因此经常受蔑视与嘲讽。最后一年因为打工挣学费,连续考试不合格丧失了获得毕业证的机会。一个曾经在上大学前非常优秀农村的孩子,是听着周围人的夸奖与承受着羡慕长大的,当长期受蔑视与嘲讽积郁到极限时,再面对无法毕业,曾经的美好憧憬破灭时,他再也控制不住了。于是他采取了“精神自杀”方式。

21世纪,学生自杀的现象逐渐年轻化。中学生中频频出现学生自杀现象。与大学中相反,此时的学生自杀现象多出在学习比较差的孩子身上。大学生是因为曾经优秀,在残酷的现实中无法接受巨大的心理落差而走上绝路。可中学生多系畸形教育体制的牺牲品,不科学的教育模式,致使孩子面对繁重的学业负担,心理与生理承受能力都达到极限,此时再遇到老师的批评或同学的嘲讽等挫折,脆弱的心理防线则立即崩溃。此时绝少会有人想到孩子少时的被家人溺爱导致孩子脆弱的心理才是真正罪魁祸首。当事家长与社会都盯在学校的责任与赔偿上。这就掩盖隐瞒了家庭溺爱教育与家长的落后教育理念因素对孩子心理障碍形成的作用。有个别清醒的国人,遇到孩子自杀,一旦提到心理因素,就会招至舆论的谴责:“什么没有人性了,缺乏怜悯之心了,甚至直接被抢白——反正不是你家的孩子。”致使这种悲剧愈演愈烈。

国人应该醒悟了,我们的社会缺乏理性的舆论引导。孩子一路顺风升入清华、北大之类的名牌大学,却常有孩子因为学习障碍或者舆论的嘲讽等司空见惯的生活挫折跳楼自杀,这种事在全国名牌大学已经不是个别现象了。如今剥夺孩子生命的夺命瘟神,已经进入了中小学。可是当事的家长与整个社会都还停留在追究学校管理上的漏洞,关注学校应该赔偿多少钱的表面原因上,却鲜有人注意出现此悲剧的根本原因。为什么一个孩子脆弱到如此地步,这就是精神上的“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综合症,也称为后天性免疫缺陷症)”我们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事事顺心,不让孩子经受挫折的锻练,把孩子培养得经不起半点生活坎坷,缺乏承受正常生活挫折的能力,岂不比“艾滋病”还可怕!要想让孩子具备面对生活挫折与坎坷的心理承受能力,就必须让孩子接受必要的批评与惩罚。当然也不能缺少了夸奖。但是如果仅保留夸奖,那就会使培养出来的孩子缺乏承受生活正常挫折的能力,成为精神上有缺陷的亚健康的孩子。追究学校管理上的漏洞,能够起到监督学校管理进一步完善的效果。争取赔偿也是人性的正常须要。但是遭遇失子之痛的家长们,悲痛应该让你们早日清醒,不要让赔偿埋没了理性。否则悲剧会重演的。

【责任编辑:梧桐细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