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地寻找快乐
我觉得考研很辛苦,并不强调儿子一定要考研。但是既然他决定了,就全力支持他,只要他快乐。
面试结束了,儿子在电话里告诉我情况不太好,感觉自己没有顺畅地回答老师的问题,语气很沮丧。我心里也惊慌,却只能安慰他,“不去想之前的辛苦,不去想自己的失误,等结果出来,根据结果朝前看,做好下一步打算。”
其实我没有做好“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我所有的设想都是他被录取了,没有失败。上午我一直忙碌,顾不上苦闷,但是内心隐隐期待着柳暗花明,春暖花开。可这阴云密布的天空,这阴凉潮湿的空气,增添了我内心的压抑感,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下午结果出来了,他真是好幸运!我万分庆幸,却又开心不起来,只感觉他是渡过了一个劫。想着以后读研的生活,也许很艰难。儿子打电话给我,说和我的感觉一模一样,他并不是很快乐,“面试让我失去了自信。”他对自己很不满意。我安慰他,“你总觉得自己不优秀,但不管怎么说,每一个坎你都过了。也许别人是轻松跨越,而你需要努力攀爬。以后你会遇到更多优秀的人,要努力学习,谦虚请教,和别人和睦相处。”
他让我多陪他说说话,我感觉到他的疲惫,就和他随意聊聊,让他心情舒缓些。他爸在一旁接过话茬,教育他说要练练胆子,“我看你是不是找个培训班去练练。”儿子说自己就是不擅长和陌生的长辈交谈,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怯意,我觉得自己也是这样。我这种常常把孩子的某种性格或爱好归结于遗传的思想很不好,这会让人产生宿命感:基因决定一切。我想他应该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弱点的能力和机会。
通话一个多小时,我俩得出结论:所谓“与人的距离”实际是自设的心障。“我们可以换位思考,我现在是老师,实际上我并不希望学生怕我,也并不想高高在上。”“是的,看得出老师还是喜欢那些主动跟自己说话,跟自己亲近的同学。”“同样的道理,你只要在言语和行为上尊敬老师,置他于高位;但心理上不要惧怕老师,反要亲近他,真心交往。”
我不得不感恩儿子考研路上所有出言出力的亲友。我对儿子说,“人在世上需要自我努力,也离不开别人的帮助。你要努力做个暖男,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心情;不联系别人,这样不知不觉中你就会变得凉薄。”我也不得不感恩所有的机遇。儿子早一步的努力、辅导员的疏忽、朋友的帮助……每一个环节都那么巧合,那么给力。
有人说中产阶级既不能给孩子财富,又不能给孩子祖传的技艺,孩子还必须通过层层考试,经历竞争和内卷,还会很辛苦,这话有一定道理。但是中产阶级可以给孩子安定的生活,还有很多陪伴的时间,这是优势。
儿子回来办手续,很多事情都独立完成,我意识到他长大了。但是回到家,他还是像个小孩子,有点懒散,有点任性。我给他看手机里我制作的视频,他说:“当老师真好,有这么多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给我看他的相册,里面全是医疗上的图片和文字,那是繁琐与辛苦的记录。“我现在很怀念上学时的生活,每天除了学习,还可以和同学说说话,玩一玩。现在实习生活就比较单调、枯燥,舍友每天都要去搞科研、做实验,很晚才回来。”“他一定很棒,每天单纯地去搞科研,专注地去研究自己喜欢的东西,没有复杂的社会生活干扰,那多好!”“那也不会一直这样,他也免不了要处理人际关系。”
怎么就不能开心一点工作和生活了?
“用世俗的眼光看人,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阶层的人;撇开这一点,人就是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生物,和动物、花草一样。”这样看,或许会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