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文观止》(三)
不知为什么我不喜欢《介子推不言禄》这个故事。首先重耳奖赏随从怎么能忘了介子推?难道随从很多吗?介子推割肉救主的事情如果是真的,那重耳实在不该忘了他。再说介子推也有点奇怪。他跟他母亲指责他曾经难友:“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这话真是太酸了,感觉是受了万分委屈之后发出的愤激之词。自己不肯表功,又怨恨他人,是不是有点精神内耗?他那意思好像就是“我的功劳难道你没看见,还要我说?你们邀功奖赏的样子真的让我很不爽!”然后愤然带着母亲隐居山里了。
生活中就有这样的人,他尽心尽力付出以后,你一定得记住他的好,主动嘉奖他,否则就跟你闹情绪,情绪还很大。道歉也没用,放火烧山他也不出来,一点不给你改错的机会。介子推这样做,实在是委屈了自己的母亲,我不知道这样做的价值在哪里。他大概是比较容易走极端的那个人,割肉这样的事也能做出来,真是吓到我了。
读《郑子家告赵宣子》,我感觉要与乌克兰人共情了。郑国夹在晋国和楚国两个大国中间,谨慎做事,两边奉承,晋国还是不放过他。看看郑子家怎么说?我们“畏首畏尾,身其余几?”“居大国之间而从于强令,岂其罪也?”你一点也不考虑我们的困难,就随便你!“鹿死不择音”,兔子急了还咬人。好在晋国后来就与之签了和约,还送去了人质。乌克兰夹在大国之间,命运可就没这么好,到现在还在挨揍,大概是没有用好外交策略。
“问鼎”一词大概是从《王孙满对楚子》中来,楚庄王讨伐戎族后,志得意满,竟然在周王统治区检阅部队,炫耀武力;并向周问鼎,颇为狂妄。王孙满告诉他鼎能使民知神奸,避开魑魅魍魉,造福于民,有德的君主才能搬得动。周室德望虽不如从前,但天命未到,你不可以觊觎。楚庄王终究还是有自知之明的,秦武王就实在是荒唐,竟然举鼎而亡,差点亡了秦国。后来鼎就消失了,据说秦始皇用它铸铜币了,我觉得这样做更有价值。
晋国和齐国大概也比较近。晋军打败齐军以后,齐国妥协求和,愿意交出从纪国夺来的珍宝和土地。晋人不答应,提出了两个要求:一用齐侯的母亲做人质;二将齐国境内的田亩、道路沟渠全部改成东西向(便于晋军长驱直入)。齐国使臣宾媚人三用《诗经》,拒绝了晋人的要求:“孝子不匮,永锡尔类”(以母亲为人质是不可能的),“我疆我理,南东其亩”(改变田亩方向也是不可以的),“布政优优,百禄是遒”(希望你宽和,拿了好处继续交往,不行再战)。
《左传》的外交辞令基本特点是“以礼为先”,尽管唇枪舌剑,寸步不让,也不恼怒失礼。如此看来,《诗经》真不是简单的歌谣,人们断章取义,用于外交辞令的事例很多,真是“不学诗,无以立”。现在的中国外交使团也有先贤的风采,有礼有节,不卑不亢。
- 上一篇:读《古文观止》(二)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