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应该只认学问
院士,在笔者心目中,过去一直是神圣的。他们至少是某个学术领域的的真正权威。然而,大概由于这世界的浮躁,院士在人们的心目中,也开始如同动不动就能碰上一个“大师”一样,变得不怎样了。
笔者身边有一家特大型企业,有幸有一位院士在这家企业担任高级管理人员。当然,人们就指望因为有了这个院士,企业就能走在同类企业的前边。然而,多少年来,并没有听说这位院士在生产工艺或是产品创新方面有所建树。再从媒体上,不断传来教授、博导之类学者的学说和人品方面的不堪,回头看看这位院士,人们不禁质疑,他是一个院士吗?
正好手边有一份旧报纸,报道几年前科学院增选百余名院士,有过千的候选科学家竞争。他们做广告,“争相露脸”,使得当年全国性科技报“来自科学家的宣传费成为该报广告收入中新的增长点”。
他们干嘛要争相“露脸”呢?报道说,候选人“向媒体发动攻势”的内容,主要是宣扬自己的“个人成果”,以“提高知名度”。其实,能称得上科学成果的,必然已经引起国内外相关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其知名度似乎不需要用“露脸”去获得。比如,陈景润在“露脸”方面绝对是低能儿,却也不用他去“露脸”,凭他(1+2)的证明就蜚声世界。那种“争相露脸”,究竟是因为明珠被埋在土里,现在急着拨开泥土让世人共睹其光华呢,还是本来就珠光晦暗,现在通过“主动宣传”,以求珠光一耀呢?有些可笑。
个人争相“露脸”倒也罢了,候选人所在单位从“为单位增光”和经济利益上的好处考虑,也积极投入包装操作,这就更加热闹了。
为什么要争相“露脸”,说穿了,就是那些候选院士做不出学问,却又要得到个有学问的虚名,耐不住寂寞和名利诱惑,于是他们就使出市场上常用的手段了。于是他们一下子都失去了自信和定力而烦躁起来了。
笔者对一些老学者有着由衷的敬仰。钱钟书先生“从来谢绝一切采访”,包括外国友人亦拒之门外。他说,“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认识那只生蛋的母鸡呢?”季羡林老先生坚决要把别人戴到他头上的三顶帽子-----“国学大师”、“国宝”、“泰斗”,统统摘下来,抛得远远的。这才是人们头脑里一个做学问的人应有形象。
从这些候选院士“争相露脸”,不难推测出一个问题:“知名度”肯定是当今当上院士的一个重要因素。要不然,那些候选人神经有毛病,要花钱请人去露个脸?难怪近年来满天飞舞的各种“名人辞典”大大风光。
今年中国工程院又要增选工程院士了。为了选出真正的院士,中国工程院推出一项新规定:“当选者必须获得三分之二赞成票”才能跨进工程院门槛(07.1.5《法制晚报》)。这当然好,但不要“唯票”是定。要不然,谁人头熟,谁人缘好,哪怕他并没有什么真本领,也能让他跨进“门槛”?再加上国人特别精于关系学,惯于看脸办事。我们的一些“院落”又是除有正门之外,更有许多旁门和左道,“增选”能冲出这具有“中国特色”的怪圈吗?还有,会不会为照顾“人际关系”,或是为“调动积极性”,或是考虑学科平衡而混进南郭先生呢?
但愿通过增选院士,书斋和实验室里的灯光变得愈来愈明亮。
通信处:江苏省仪征化纤公司沿河二村22-203室曹友琴
邮编:211900
- 上一篇:该防治“检查团”这种病
- 下一篇:都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