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三月二十四日北京《京报》附刊《民众文艺周刊》第十四号。鲁迅在同年四月三日《京报副刊》发表的《这是这么一个意思》中对本文曾有说明:“所谓战士者,是指中山先生和民国元年前后殉国而反受奴才们讥笑糟蹋的先烈;苍蝇则当然是指奴才们。”
Schopenhauer(注:Schopenhauer:叔本华(1788―1860),德国哲学家,唯意志论者。这里引述的话,可见他的《比喻・隐喻和寓言》一文。)说过这样的话:要估定人的伟大,则精神上的大和体格上的大,那法则完全相反。后者距离愈远即愈小,前者却见得愈大。
正因为近则愈小,而且愈看见缺点和创伤,所以他就和我们一样,不是神道,不是妖怪,不是异兽。他仍然是人,不过如此。但也惟其如此,所以他是伟大的人。
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地叫着,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但是战士已经战死了,不再来挥去他们。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它们的完全,远在战士之上。
的确的,谁也没有发见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
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去罢,苍蝇们!虽然生着翅子,还能营营,总不会超过战士的。你们这些虫豸们!
三月二十一日
【按语】《战士和苍蝇》写于一九二五年,写的是战士死后,苍蝇聒躁,数落战士,显示自己“完美”;文章实质上是以战士和苍蝇为喻体,歌颂像战士一般高大的伟人,痛斥像苍蝇一般肮脏的小人。文中的战士,鲁迅曾解说到:“所谓战士者,是指中山先生和民国元年前后殉国而反受奴才们讥笑糟蹋的先烈;苍蝇则当然是指奴才们。”作者妙笔生花,说理形象,自成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