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做“阅读理解”
一、读文
做阅读理解题,一般要阅读、理解三个人:文中人、作者、出题人。当然,对作者理解最多,对出题人理解最重要。
1.随文批注很重要。最多二十几分钟完成一篇文章阅读理解,阅读的效率很重要。何况我们很多人对文字不敏感,读着读着就走神了。一遍没读懂,再读一遍,没有多少时间给答题了。
要边读边问啊!“这一段作者想要说什么?这段话是什么意思?这是用了什么方法?这一段与下一段是什么关系?”自问自答,越多越好。油多不坏菜,越问越明白。有了这样充分的一遍阅读,做题才会有点底气。
2. 文体意识很重要。专业一点讲,我们究竟读的是什么?我们读文章的写作对象、写作思路、写作方法、文章的中心,即“内容、结构、方法、主旨”。课内学习,让我们掌握不同文体的特征、术语、赏析的方法。为的就是课外阅读的时候,能像一个专业的分析师,分析文章。记叙文的六要素、议论文的三要素、说明文的四要素,散文“形散神聚”,小说三要素,这些须在课内学通透才好。
3.明确主旨很重要性。读不出主旨,阅读就毫无意义。记叙文写人记事是有目的的,如《走一步,再走一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议论文一定有中心论点,如《纪念白求恩》。小说一定要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一个主题,如《植树的牧羊人》。散文“形散神聚”,神就是中心。如《散步》。我们要牢记:读一篇文章,首先要明确这篇文章的中心,写在那里以备答题所用。
4.语文术语积累很重要。我们要积累语文写作中的方法,已备赏析的时候能够识别,分析其作用。方法分类很多,可按文体常识分如倒叙、插叙,对比衬托、欲扬先抑、以小见大、象征、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等各种表现手法,各种表达方式,各种描写手法、修辞手法……,这些要练习、记忆、积累,应试与语文素养并不矛盾。
二、读题
出题人也是读者,一个高级读者,大抵是一线出色的语文老师。他先读文,深思熟虑之后,有了自己的见解,于是就开始出题考我们。基于这一点,你有两点可以自信,第一他和你读的同一文章,答案基本在文中。第二只要你认真阅读思考,一定可以达到思想共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出题人自己是要拟写答案、设置分数的,基本上答题点和分数会一一对应,分值暗示你答题点有几个。
出题基本上有三点考虑:1.文章的内容、结构。(作者的思路)2.精彩、重要语段的赏析。(写作方法)3.文章的主旨。(思想感情)
1. 常见题型要研究。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练习很重要,是研究各种题型的不二法门。 所以练习之后要反思。分析题型,总结答题技巧。
2.“找”的意识要强烈。我们最容易犯的错是喜欢自己“想”答案。第5题“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标题《采春》的理解。”一定要结合全文,到文中去找与“采春”相关的语段,然后去理解标题《采春》的含义,基本上我们就可以找到了第5段和第8段,“人们的采春”和“文人的采春”。如果你自己想,可能一分都得不到。耐心很重要,无法取代。
3.记住文章主旨。阅读理解出题,如果不考查文章的主旨,那简直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出题人。不要肤浅地理解出题人的意图,断章取义是常犯的毛病。文章主旨一定要整体感知。仔细阅读文章后,请将它推远一点问自己:“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人?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件事?”这不是我们某一个语段就能读出来的,哪怕是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断章取义,十有八九会栽跟头。答题时尽可能思考与中心的关系,几乎所有涉及到全文阅读的题都会与中心有关,赏析题也离不开中心。
三、答题
1.“准”。答题目标要准。读题划出关键词,理解出题人意图,不能答非所问。找准相关语段,划出关键词,有针对地作答。
2.“序”。答题要有序。由字面到内涵,由表及里,“写出了”“表现了”“表达了”,循序渐进,像洋葱一层层剥开,直到中心。我们往往喜欢直接跳到最后一点,虽然你懂的,但你只得分数的三分之一。这是学习语文对我们最大的伤害,不是因为不理解失分而是因为不按部就班失分。
3.“全”。答案要找全。“结合全文”,你就得随文批注,否则你会“窥一斑,以为是全豹”。读文时,要“横看成岭侧成峰”,答题时要“横竖左右表里”全方位看,一一说出来,不可遗漏。
4.“顺”。要把话写完整,写通顺。有想法,耐心地用完整的句子写出来,也非常重要。不能一个词一个词地迸出来,至少要写清主谓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