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三穷
语文学习过程中,我又发现存在“三穷”的现象:词穷、法穷、智穷。
词穷是我们学语文最大的障碍。首先是写作时词穷。词语积累少,写一段文字会有很多的错别字,同音字替代现象很严重。词汇缺乏,不能运用鲜活、生动的书面词语,表达过于口语化。没有积累,自然就不会在头脑中出现与选择。词语要有意记忆,有意运用,越用越灵活,平时要追求一些创意的表达。第二是评价人物时词穷。对概括人物的事迹、人物的品质、人物的心理,需要我们有相关词语的储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这方面同学们有明显的词穷现象。这可能涉及到人物的生平经历以及关于心理和品质的专用词语,学生没有储存。
所以,我认为要有意积累,想让学生主动背记一些词语。
学课文的第一个活动叫学新词。一年到头辛苦追求叫“兀兀穷年”。专心致志,心无旁骛,不关心室外事用“足不下楼,目不窥园”。密密麻麻写得整整齐齐的小字叫做“群蚁排衙”。不会评价邓稼先,那么就学一学杨振宁如何评价邓稼先,背上一些关键的词语,比如说“两弹元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个极不愿意引人注目的人”、“朴实”、 “谦逊” 或者背老师课上讲的词语“精忠报国”“改写中国历史的人”。闻一多“只做不说,说了就做”“目不窥园”、“兀兀穷年”、“足不下楼”“废寝忘食”“群蚁排衙”“慷慨激昂”。关于黄河要背“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摇篮”“发源”“屏障”“巨人”“铁的臂膀”“伟大坚强”。当把这些词语背熟,我们重新去评价,或者诉说这些人和事物的时候,就用这些词语来造句。背词语倒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法穷,是指语文语法知识的贫穷。同学们对词性、短语、句子结构以及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写作手法,没有系统的认识,没有好好理解,不能准确识别,更不能赏析其妙用。这些知识点是考查的重点,平时老师讲解的重点,但是如果不把它们单独拎出来,就有可能淹没在课文内容理解的过程中。有人讲语文学习其实就是一个文学鉴赏的过程,即便作者没有故意而为,赏析者也要从中琢磨出“法”来,说出自己的理解和赏析。“法”是我们语文学习的重点、考查的重点,但是我们在“法”的积累上显得很贫穷。不懂什么叫表达方式,不能识别表现手法,对比衬托、侧面描写、一语双关、虚实结合、欲扬先抑、以小见大等不能辨认,也就无从赏析。通常是“一讲就会,一听就懂,一做就错。”
针对法穷的问题,我想首先是要增强学生重视对“法”的积累意识;第二个就是要结合课文学习、理解,突出强调,学会辨认;第三,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智穷,就是逻辑思维能力不强。思维无序性和片面性是主要问题。不能捕捉关键词,理清文段的层次、文章的结构。考虑问题不全面,得其一便自满,不作深究。
针对这一点我也做一些思考。首先文章都有序,运用“随文批注”法,“抓段首句”法,找“时间”“地点”词语的方法,可以解决一些问题。其次,针对肤浅的问题,提出纵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理解和表达。用“法事效情”的公式训练他们的思维模式。针对不全面的问题,提出横向发散思维,用“多感官”、“不同空间”、“正侧面”、“辩证的”角度思考问题;思考句子、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些不是一两篇文章能教会的东西。读文章要入境,设身处地感受作者的视角,发挥想象。看人物要全面、辩证地看。这些是教学的困难。
要让学生知道“语三穷”,努力追求“语三多”,目标明确,努力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