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一个人
苏轼说“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时间在流逝,一切都在新陈代谢。读书是为了填补空白,让精神充实。日读日新,于看似不变一日三餐中求变。“自其不变者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一句我不太理解,是说某种永恒吗?明月山川一直在那里,人们可以永远享用它们,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文言不好懂,古人的思想也不好理解。
读李一冰先生的《苏东坡传》让我觉得很吃力,相比月如钩著的《苏东坡传》,它的内容涉及范围更广博,详实繁多,涉及到北宋的政治、社会制度、很多人物,还大量引用资料原文,文言读起来尤为费力。月如钩的《苏东坡传》主要是依据苏东坡的生平经历,结合他的诗词解读苏东坡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内容多概括,语言通俗易懂。如果月如钩著的《苏东坡传》是一道菜的话,那李一冰先生的《苏东坡传》就是一桌大餐。在李的著作里,苏轼是传主,但他处在一个广博的社会背景中,是社会大浪潮中的一个人物。所以读这本书,我不只是读苏东坡,也读政治、军事、地理、人性我不仅走进苏轼,更多的是走进那个时代。
十天的阅读虽然很吃力,有些地方还是囫囵吞枣。然而,读下来感觉收获很多,相见恨晚,觉得应该在高中时能读到这本书最好。好书如贵人。
一看北宋。北宋重文轻武,导致边境时常受到外族侵扰,只能花钱消灾,对内增加财政负担,老百姓的负担,再加上管理不当,一旦遭遇自然灾害,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几代皇帝虽然也做过努力,但是无法改变现状。打了几次仗打不过,不如不打。不打要给钱,要被敲诈勒索,又觉得憋屈。
外部软弱无能,内部政治不稳定。苏轼历经了四代皇帝,分别是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几代皇帝。皇帝短命,政治更迭太快,有几任太后代理执政。朝代更替,党派轮流执政,互相攻击。此起彼伏,不能统一,内部不团结,互相弹劾,致对方于死地,令人不寒而栗。宰相恃权傲物,不听他人意见,司马光与王安石都是一样的“拗相公”。而朝廷一会支持变法,打击保守者;一会儿守旧,打击变法者。到哲宗时已经发展到党争,权利争夺已经胜过了国家利益。如此内忧外患,北宋国运日趋衰微。
北宋的版图本来也不大,苏轼一生颠沛辗转,他的足迹几乎遍布整个中原。读后我也增加了一些地理知识,眉州、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定州、汝州、惠州、儋州……,又知道了一些景点,如杭州的西湖,密州的超然台,徐州的黄楼,黄州的定慧院、临皋亭……
二看苏轼。读这本书之前,我只把苏轼当做一个文人来看。这本书让我看到一个全面的苏轼,他的家庭、仕途、朋友、兴趣爱好、政治才能……。人活于世,综合看才、看性、看品、看运。其才华盖世;性格豪放刚直;品本纯正,无害人之心;时运不济,命运多舛。读完满脑子都是他的故事,以及他生命中形形色色的人。
苏轼在诗词文、书法、绘画、烹饪、医药、养生等多方面,拥有很多的才能和爱好。他爱写作,走到哪里写到哪里,尽管“成也文章,败也文章”,但是从来不改。而且会把他的作品整理成集装订,在杭州有钱塘集,到了密州有超然集,到徐州又有黄楼集……他的书画被人们争相收藏;他注重养生,练瑜伽养气; 他收集药方,无论到哪里都关心医疗。
为什么他在黄州时的作品最为精彩?我想人在逆境时头脑会更清醒,痛会让人更明智,在黄州他痛定思痛,找到自我真正的灵魂。少了年少轻狂,少了争名夺利,有了更多人生体验和反思的时间,那时他还年轻,才思敏捷。虽然伤痛,但心未死。在他老年从儋州归来时,“心似死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所以年轻时痛未必是坏事。
我特别感兴趣的是关于他在政务上的管理能力。在朝廷他拟写诏书、做哲宗的老师,坚持自己的政治观点。在地方他为百姓办实事,办事效率高,尤其是在医疗卫生、抗灾等方面有杰出的贡献。但他也迷信,比如说求雨、炼丹,相信宗教。
有人认为他的悲剧是因才华招嫉妒,其实与他的性格也有关系,豪爽率性,说话伤人无数(没有感觉)。对于文人而言还好,作为政客就很糟。曾经的朋友反目为仇,如苏轼和章惇。曾经的敌人化为朋友,一笑泯恩仇,如苏轼和王安石。皇帝、太后都欣赏他,可是政敌太多,不断地弹劾他。政治斗争使得人性扭曲,非置政敌于死地不可。他始终是受打击的那位,善良者终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读来让人心碎。他的文字那么美,他的经历那么坎坷,因他的才华也因他的性格。
一本书带我了解一个时代、一个人,这真是值得庆幸的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