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细雨文学网-中国纯文学经典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散文频道 > 随笔小记 > 晚学

晚学

 

作者:霁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24-02-26 阅读:
摘要:晚学如秉烛夜行,总比在漆黑中行走好。生活不要订长期的计划,因为计划会因为外界的变化而改变,要有固定的原则。

晚学

晚学如秉烛夜行,走在微光中,总比在漆黑中找不到方向好。有人说,“不要订长期的计划,因为计划会随外界的变化而改变,要有固定的原则。”于我,有空便读书可以成为原则。

读《经典常谈》还是收获挺多的。我会做一点整理,让自己觉得“我懂了”。然后凭借这点懂,跟孩子们讲。

比如关于“ 三礼”。 为什么要建立“礼”制?礼是为了治乱,按贵贱等级、长幼次序,每个人获得自己该得的那一份吃喝穿住,这样万物有序,不至于混乱。天生万物,主宰万物,所以人们要祭天。天在地上的代表是天子,即君主。土地也有力量,天子诸侯必须要祭社稷、祭山川。对祖先有信仰,于是要祭奠祖先。“天地君亲师”讲的是五种必须尊重、叩拜的对象吧?

礼是王道的一部分,乐是礼的一部分。儒家认为礼乐刑政互为因果,礼坏乐崩,政治一定不行。到孔子的时期,周王朝衰败,礼崩乐坏。各个诸侯试图称霸,挑战王室的权威,政治混乱。

孔子教学生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学生就要学这些,人才必备的东西。“南季北孔”,与孔子齐名的季札能根据不同的音乐知道国家的兴衰。“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礼记.乐记》)荀子说音乐就是给人快乐,用来抒发情感的,嗟叹歌咏,手舞足蹈,表达喜怒哀乐。

三礼包括《仪礼》《周礼》《礼记》。《仪礼》是宗教仪式和风俗习惯的混合物;《周礼》是一套理想的政治制度。

《仪礼》是儒家传习最早的一部书。班固说孔子把周代残留的礼采缀成书。《仪礼》的文字风格与《论语》非常相似,内容与孔子的礼学思想一致。如都有对“八礼”(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的阐述。《仪礼》中的《丧服》是一篇极为特殊的历史文献,影响深远。从魏晋到清末,礼制介入了法制,各个王朝都有依据儒家学说为指导思想的立法。

《周礼》保存了大量的西周史料,是一部通过官制来表达治国方案的著作。其中礼的体系最为系统,既有祭祀、朝觐、封国、巡狩、丧葬等国家大典,也有如用鼎制度、乐悬制度、车骑制度、服饰制度等的具体规范,还有各种礼器的等级、组合、形制、度数的记载。许多制度仅见于此书,故十分珍贵。

《礼记》内容比较杂,我们学过的课文《苛政猛于虎》《不食嗟来之食》《虽有嘉肴》《大道之行》有关学习、政治、修身……。《礼记》有《大戴记》和《小戴记》,作者分别是叔叔戴德,侄子戴圣,都是汉代的仪礼专家。后世所称的《礼记》大多专指《小戴记》,它更容易些,后世诵习的人多一些。秦始皇焚书,《礼》不得传,但没有焚毁。

关于”春秋三传“。《春秋》是孔子编订的鲁国国史,三传是对《春秋》的注。“春秋三传”有《公羊传》《谷梁传》《左传》。我在大王的网站里找到了三传,快速浏览了一下《公羊传》,印象中它就是鲁国的国史,按照鲁国国君出场的顺序记录重大历史事件。

我最熟悉的自然是《左传》,我们会学到《左传》中的《曹刿论战》,对鲁国与齐国经历的以弱胜强的一次战争——“长勺之战”的描述,突出重要人物曹刿在这场战争中出色的表现,言简意赅,详略得当,写得很精彩。 有人探讨《左传》与《春秋》的关系,有说《左传》是独立的史书,有说《左传》是对《春秋》的补充、纠正,也援引  《春秋》为之说明。总之,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左传》内容更详细,更具有文学价值。“其文缓,其旨远”,它是历史的权威,也是文学的权威。习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演讲时引用《左传》中晏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专一,谁能听之?”我对《左传》的兴趣又增添一些。

关于《战国策》。印象最深的是说《战国策》不能算作是正史,因为发现里面有一些内容与历史不相符。另外因为《战国策》刻画了战国时期一些策士的形象,如《冯谖客孟尝君》中的冯谖、《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唐雎,甚至还有孟尝君家里养着的鸡鸣狗盗之徒。书中特别提到了苏秦和张仪的故事,苏秦悬梁刺股、先贫后富的故事以及张仪因被诬陷偷盗而被打,却说能保住舌头就好,可见策士就凭一张嘴,不是飞黄腾达就是死得很惨。这些都让我想起孟子有关于”大丈夫“的论述,说景春与公孙衍这一类的策士不能算作是大丈夫,他们曲从诸侯王称王称霸的心意,摇唇鼓舌,四处游说,各种手段无不使用,不谈正义公理,是妾妇之道,是阴谋诡计。如果《战国策》就是讲这些谋士的故事,的确与儒家拨乱反正的正统思想不相符合。

关于《史记》,这主要讲司马谈继承祖业,成为太史令的故事以及司马迁幼时跟随孔安国和董仲舒学习,年轻时周游各地收集史料。司马谈临终嘱托司马迁完成《史记》以及司马迁因为李陵辩护而遭受宫刑,忍辱负重完成《史记》的故事《史记》的资料详实,后面史官记载史实,是断代史,但是互相连贯,二十四史都是正史。

每天零零碎碎地学习,并没有什么大的成果,但对我来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用以填补那些空白的时间。当然,我也发现某件事要想真正的留下痕迹,需要反复练习,至少要有半个小时。如果只是走马观花,昙花一现,真的很难留下深刻印象。儿子曾经跟我讲过,一个人在你生命中留下很深刻的痕迹,至少要相处一年,而且在这一年里,你们交流得很多,很融洽,这个人可能就在你生命中扎下了根,即便以后不相见。我没有想到学习也是这样一个道理,某种学习你要让它持续进行一段时间才行。

我很奇怪,现在一个劲地谈学习,而在这之前我似乎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也许是因为现在这个世界真的很乱,新闻里各种战争、火灾、车祸、地震,负面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人们对未来不敢有美好的憧憬,只求平安。像这样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似乎更安宁。之所以关注“丧与心流”的问题,是因为我发现这个时期,这个话题可以帮我调整在困境中的心态。所以,学虽晚,但是心安。

【责任编辑:梧桐细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