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文观止》(八)
我以为祭祀是古人迷信鬼神的产物,不明白古人为什么要那么隆重地对待它,葬礼办得很隆重,有很多的形式,流程很复杂。殷周时期统治者把它作为国家大事纳入国家制度,严格规定、选择所祭祀的鬼神以及祭祀的等级、礼节。前面说到的晋文公请隧的事情就体现这一点。
《展禽论祀爰居》讲述的关于古代祭祀的事情,让我重新认识了古人举办祭祀活动的意义,知道祭祀活动的价值。
爰居大概是一种比较奇特的海鸟,因为停留在鲁国东门外两天不肯离去,鲁国负责祭祀的大臣臧文仲觉得是个怪异的现象,要举办为它祭祀大典。展禽认为他这样做是错误的,祭祀是国家的大礼,而大礼是政治成功的体现,所以要谨慎举办,不能无故加典。
他指出古代圣王制定祭祀的原则:“法施于民”“以死勤事”“以劳定国”“能御大灾”“能捍大患”,符合这五个条件之一的人才能对其进行祭祀。即制定良法对人民有好处的人,用最大的努力安定国家的人;能抗住大灾祸的人;为国家消除大害,保卫国家的人,不是这一类情形的都不在祭祀对象之内。
他列举了历代圣贤“有功烈于民”的人物。烈山氏的儿子柱教导人民种植各种庄稼和菜蔬;周朝的弃继承了柱的事业,人们把他尊为谷神;共工氏的儿子后土领导人民开垦天下的田地,人们把他尊为土神;黄帝能够定出各种物件的名称,从而使人民认得清楚,能够供给国家的赋税;颛顼继承了黄帝的功业;帝喾能认识日月星运行的规律,制定历法,教导人民知道农业生产的节气,从而使人民安居乐业;尧能够全面公正地执行刑法,从而使人民守法向善;舜由于勤劳国事,远征有苗为国献身;鲧由于修筑堤防阻挡大水没有成功而被杀死,而他的儿子禹继承父业终于治好了大水;契在尧时担任司徒,善于教育人民,使大家和睦相处;冥在夏朝负责水利工程,对工作特别努力,最后淹死在水里;汤用宽大的政策治理人民,赶走暴虐的桀王,为民除害;稷辛苦地教导人民种植百谷,最后死在黑水之山;文王由于文德显著,天下归心;武王伐纣,铲除人民的祸根。
国家法定的祭礼有禘、郊、祖、宗、报五种,后人即用这些祭礼祭祀这些人。另外还祭祀社、稷、五岳、四渎的神以及古代哲人、道德高尚的人。古代圣人都是对人民有大功的,人民把他们做榜样;天上的日月星是人民仰望的;大地上的金木水火土,是人民利用他们来进行生产的;九州的名山大川,是人民依靠他们生产物料和水产的。这一类都在祭祀对象之列。
如今,展禽认为这只海鸟对人民没有任何功劳,臧把这规定为国家的祭礼既不忠厚也不聪明。他判断海鸟爰居来居鲁国东门只是海面天气变化的征兆而已。
原来春秋时期,国家的祭祀是后人对先贤的敬仰和对自然的崇拜,人们对待鬼神的崇敬竟是一种美好的情感。这种大礼自然值得重视,隆重举行也不为过分。所以《诗经》风、雅、颂中颂是很重要的一块,它只有《周颂》《商颂》和少部分的《鲁颂》。
《里革断罟匡君》鲁国大夫里革割断鲁宣公捕鱼的网,并奉劝宣公的一段话,充分体现了古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他说正月里蛰伏在土里的昆虫开始苏醒,渔夫捕鱼,捕捞甲鱼、蛤蜊这些东西,用于祭祀,这样帮助地下的阳气宣泄出来。到了春天,雌性的鸟兽都怀孕了,鱼类长大了。掌管鸟兽的官员禁止人们用网捕兔子、捕鸟,但可以捕鱼、晒鱼干,这样做是帮助鸟兽生育繁殖。到了夏天,鸟兽长大了,鱼类怀孕了,这个时候掌管渔业的官员就禁止人们捕鱼,即使小网也不行,但却派人设陷阱、夹子捕捉野兽,以供应祭祀和宴会使用,这样做是为了保存保护鱼的繁殖。到山上砍柴不能砍刚长出的嫩枝,割草不能割掉没长成的草,捕鱼禁止捕鱼子,捕兽要放开小鹿和小麋,让他们长大。……总之,为了保证一切生物的繁殖。鲁宣公虚心地改正错误。里革直言敢谏,宣公虚心纳谏,他们都值得点赞。
中国古人如此注重时令,遵循自然的规律,保护生物的繁衍,令我感叹。看看如今我们有大棚、冷库、冰箱、空调,时令的边界感模糊。人类按照自己的意愿在改造自然,哪里还管什么自然规律?反季节蔬菜瓜果,养殖的鱼虾充斥市场,至于各种野生动物,有多少人还去像古人那样呵护他们的生殖繁衍?炎热的夏天暴雨来临前还能看见蜻蜓低飞,暴雨之后还能听见阵阵蛙鸣吗?更不用说灌木丛中的鸟窝,野地里的野兔和野鸡了,也是难得一见,它们都哪儿去了呢?
- 上一篇:读《古文观止》(七)
- 下一篇:恋上你,小高山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