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旧时光
“徐庄今晚有电影!”一听说有电影,家家户户屋顶上的炊烟似乎也着了急。放学回到家,她便什么也顾不上了,将棉鞋的鞋带系好挂在脖子上,匆忙出发了。
去外婆家,途中要经过梨园和一片坟地。
冬天,天色黑得早。走到梨园的时候,外面已经黑魆魆的,路上也没个人影。她一个人走着,总听到“吧嗒吧嗒”的脚步声,感觉有人跟着自己,可回头看又没有人。她知道那是自己走路的声音,但心里还是很紧张。于是她快跑起来,还故意大声唱起歌,想用声音淹没那吓人的脚步声。她想起语文课本上“鲁迅踢鬼”的故事,可是自己并没有鲁迅那双大头皮鞋,只在心里默念“没有鬼,鲁迅先生说没有鬼。”但还是想象着眼前会突然冒出个高大的白鬼,大人们说会有两个人,一个骑在另一个肩上,套上白色大褂,装鬼吓人,她又不敢唱歌了。
到了梨园拐弯角,忽然,前面冒出个黑色的身影,还听到哼哧哼哧的声音。她吓得一激灵,大声问道,“谁在前面?”没有回应。直到那个影子到了近前,她才知道是大人们放工了,人家吃力地挑着担子,大概也没有听到一个小孩子的质问。
梨园拐弯向南,树林的坡下有一处坟地,白日里她从来不怕,但是晚上就不同了,那里似乎隐匿着什么东西。她飞快地跑起来,风在耳边呼呼地吹,气喘吁吁地跑过了那条林带,等看到徐庄的灯火的时候,她心里才放松下来。
到外婆家,老太会笑着说,“乔英家的小能人又来了,胆子好大,乔英也真放心。快来吃夜饭!”吃完饭,外婆拿高脚的木桶,让她用热水泡完脚,穿上棉鞋,搬条小木凳就去看电影了。
徐庄放电影的空地并不是很大,场边早早竖起了黑边白色的大银幕,放映机周围被围得水泄不通,人们三三两两地过来,很快场上便乌压压挤满了人。电影放映前总要调试一番,男孩子们挤到电影机旁边,把手伸到投影前面做各种手势,做一只小兔子或是一只小狗还要“汪汪”两声。有的在大银幕的前后奔跑,追逐打闹。场地旁边总会有几堆草堆,他们跳上爬下,嬉戏打闹,也会在草堆里捉迷藏。她把凳子放在最前面,小孩子不管先来后到。
电影开始了,金光闪闪的“八一电影制片厂”字幕。通常都是打仗的电影,大荧幕上常常枪声不断,冲锋号的声音也非常熟悉。人物大多就是带头巾的一脸正气的中国抗日老百姓;戴着礼帽,腰间别着手枪的歪嘴斜眼的汉奸特务;还有穿着马靴,挎着长刀满嘴叽哩哇啦的日本鬼子。看着入神了,看到日本鬼子残杀中国老百姓,她心中埋下了对侵略者仇恨的种子。看到鬼子被打死,就很开心,觉得中国人智慧又勇敢。
屏幕上好人坏人总是一眼就可以分辨,可她不明白为什么平时男孩子更喜欢模仿汉奸特务,常常腰间别个木头手枪,用小木棍当做烟杆叼在嘴里,帽子歪斜着,说着威胁别人的话。
电影散场了,人们纷纷站起来往回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她一时辨不清方向。站在原地仔细听,辨认出一个同村人的声音,便紧随其后。大家一边走一边聊天,大人拉着小孩的手,她在人群里悄悄跟着。自从有了弟弟,她都是一个人去看电影。
大小孩骑车飞奔,一路摇着铃铛,一边高喊着,“前面的人让路啊,当心撞着哦!”人们一边让路,一边笑骂,“慢点哦,人狂有祸!”。
野外电影和炊烟一道消散了,只存留在她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