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奋发图强
——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感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思是说“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发展,常处安逸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现实生活的我们不会常处忧患之中,但要常有忧患意识,即居安思危,然后能奋发图强,有所作为。
亲爱的同学,你是不是正像那温水里的青蛙,心安理得地享受生活的温暖,却不知挑战或危险迟早会到来?有同学可能会讲,我正在经受磨砺,我内心也很痛苦,我也很挣扎,但是我就是不能成才。有人说我看不到希望,努力也不一定有结果。那么,请思考一下:是先有努力,还是先有希望?是先有努力,还是先有结果?萎靡不振,意志消沉,躺平着做梦,怎么可能有希望和结果?梦想之花是在点点滴滴辛勤劳作的汗水中绽放的;守株待兔,最终等来的是理想花园的荒芜,碌碌无为的一生。
你是否在喧嚣的人群中坚守理想,忍受孤独寂寞,享受奋斗的快乐,你可以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头悬梁,锥刺股。”多少有志的同学正是在这种思想鼓励下刻苦学习,不怕困难,最终成就了自己。“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若非几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你有没有经历过“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没有迷茫、困惑,到痛苦地思考,到发愤图强?
是生活没有给我磨练,还是我们没有勇敢地接受磨练,在一次次失败之后奋起,有所作为?有同学说我数学学不好,有同学说我作文写不好,这样痛苦的经历有没有引起你的反思?有没有尝试着去学习,去改变?孟子说,“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你的内心也许已经被惊动,但是惊动的程度不够强大,你的性格也没有变得坚韧,所以才能没有得到增长。所以贪图享乐是一种心态,与顺境逆境不一定有关。
当然,痛苦的处境,因为很多人更容易振作起来,比如说越王勾践,在亡国这种巨大的打击之下开始反思自己忍辱负重、卧薪尝胆,身体力行,勤俭节约是国家强大起来报仇雪恨。而吴王夫差正是在安逸享乐中忘记了危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祖国遭受列强的欺凌,处于亡国的危险中,毛泽东、周恩来等少年立志,奋发图强,磨炼意志,成为革命领袖领导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让中国重新站立起来。面对美国的无理打压,中国华为总裁任正非说,“华为就是一架浑身是弹孔的飞机,但是仍然会奋力前行。”
量变会导致质变。有人一次一次的挣扎努力,最终才会爬起。有人一次一次的打击,然后就彻底倒下。你会做怎样的选择?外来的威胁、压力,是要靠主体去分析思考。比如说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会想到将要面临的社会压力,来自外界的困难的挑战,那么我们就必须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现在就建造一个未来人才的模型吧:强健的身体;大声说话的口才;知识丰富;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追求完美。拥有笔才、口才、文才。然后冲着这个方向,把它化解到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中去努力。
逆境未必都出人才,顺境也可以出人才。如果在顺境中能够居安思危,仍然发愤图强,力求上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一类的人往往是化顺境为逆境,他们摒弃贪图享乐的欲望,会主动挑战困难,在挑战的过程中打磨自己,提升自己的才能。
亲爱的同学,学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聆听先哲的教诲,让我们沐浴着先哲精神的光辉,勇往直前。